安全應急演練,是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唯一有效方法,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各部門預案或專項預案的明確要求。2019年8月,應急管理部發布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AQ/T 9007-2019),替代了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 90072011)?!稇毖菥毣疽幏丁芳毣藨毖菥毜牧鞒?,對計劃、準備、實施、評估和改進五個環節的闡述更加詳實具體,作為演練指引和規范,新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增強了可操作性。
作為國家應急演練的一種實踐標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是否需要培訓?或者是否必須培訓?規范或網上未見相關培訓或培訓要求。但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很簡短:需要。
首先,許多人也許認為演練設計很容易。我們看到一些部門或機構將演練設計交給新成員或經驗豐富的應急管理人員來執行,但他們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的概念卻一無所知,或對其概念的具體內涵一知半解,加之缺乏演練設計實踐經驗,演練執行往往差強人意,沒有全部或部分實現演練設定的目標,演練流于形式,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其次,安全應急演練是一門專業。依照應急預案,每一次演練設計都需要把轄區內相關的部門或成員單位納入演練計劃,演練整個體系或部分功能。演練設計人員需要把自己融入演練,演練設計的過程首先是導調設計人員自己推演的過程,論證事件和響應的邏輯和流程。他們應該從具體工作開始,專注于任務,從體系上解決問題,并且與有經驗的人或執行部門討論和執行。盡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提供了一些指導,但是現實中演練設計可能很快就變得復雜,迷失目標和任務。演練設計面臨組織和指揮體系問題、參演人員問題、參演單位的需求問題、演練方式問題、時間問題、導調問題,包括經費問題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得到認可和解決。由于缺乏對這些問題的統一認識,不良的演練設計和演練管理,往往導致太多的演練偏離了軌道。
第三,安全應急演練組織實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如何建立有效的演練組織流程?合作伙伴或機構能否積極參與配合演練組織和實施,是否需要并如何通過媒體向公眾發布信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或恐慌?如何指揮調度并避免演練帶來的風險?如何編制腳本并確定什么行動或缺乏行動會導致事態惡化?如何協調多層級、多中心協同聯動?如何考慮公眾、媒體,以及演練導調人員、觀摩人員和參演人員的安全?演練人員與導調人員如何溝通?演練計劃能夠提示和解決解決一些問題嗎?可能還有其他需求。
第四,與演練設計一樣,參與演練組織實施可能是一次很棒的學習經歷,經驗來自于經歷。演練主管應該有豐富的應急管理和演練經驗,演練組織的重要職位,如演練導調和評價主管也需要大量的培訓和實踐。如果演練采用了模擬控制組,則模擬控制組主管需要強大的專業和業務經驗。除了安全考慮,操作式演練人員需要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深刻的認識,并在指揮鏈上以及與模擬控制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確保演練正常進行。對于討論式的演練,演練導調人員更需要業務和專業經驗。討論式演練的參與者可能會朝著不同的方向進行討論。盡管通常不希望這樣做,但有時確實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經驗豐富的導調人員應知道如何正確處理此問題,以確保參演者和相關機構獲得Z大的收益。
第五,設計不當的演練也不得不執行,導致未能實現演練目標,使參與者感到沮喪,甚至導致參演機構間互相埋怨。即使精心設計的演練也可能執行不當,或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您不熟悉應急管理,并且在演練的設計、執行和評估方面缺乏經驗,那么尋求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幫助可能是不得不的選擇了。
盡管每個人都在學習和成長,但沒有正確的培訓和引導就會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事倍而功半。提供規范和專業的安全應急演練培訓,為各級政府應急管理人員提供演練實踐的機會和指導,補充課堂培訓的不足。應急演練需要培訓,《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需要培訓,每一個專業人員都需要學習。
版權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